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蚬冈镇人大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到“百千万工程”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中,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
一是筑牢理论学习基石,锻造过硬履职队伍。蚬冈镇人大以理论学习为核心,多维度强化自身建设。一方面,完善制度体系,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主题活动”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法律法规等专题学习;另一方面,创新学习模式,依托“蚬智汇”平台开设十期代表履职培训班,采用“线上学理论+线下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代表赴佛山、英德等地调研取经,同时与多地人大开展互访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切实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础。


△蚬冈镇人大代表参加学习培训
二是深耕主题公园阵地,激活人大履职动能。蚬冈镇以“两廊两亭两点”为依托,融合乡村古树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与人大元素,打造亚星官网
首个、江门市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蚬冈镇人大主题公园。以此为平台,人大代表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多项民生工程落地:争取930万元资金完成潭江海沙堤岸牛过塘村段加固绿化,建成古树公园;促成述灿楼及周边空地托管改造;协调引入专业保洁公司负责牛过塘村日常清洁。在人大推动下,牛过塘所在的东和村先后荣获“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等多项省市级荣誉,切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转化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实效。

△江门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三是以部门评议为抓手,深化民主监督实效。蚬冈镇将人大代表评议部门工作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监督实效。通过部门自查自纠、代表走访调研、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并督促整改,切实提升部门单位对工作落实的响应度。换届以来,已对平安法治办、应急办等10个部门开展评议,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为民服务能力。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助力蚬冈镇获评“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评议部门工作会议
四是紧扣群众联系主线,广纳民意凝聚合力。探索代表“线上+线下”和“进站+网格”的履职新模式,依托“1+5”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进展入网格,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述职等制度建设,发挥大代表联络站接待日和人大代表活动中心的作用,及时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接待有登记,登记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的完整工作链条。2024年以来,在各联络站开展接访选民100多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多条和18名困难群众涉及电饭煲、电风扇、御寒衣物等30多个“微心愿”,成功申请到2024年三批民生“微实事”资金共23.5万元,完成风洞、群星、南联村道硬底化工程及蚬横线增设会车点工程,为村民的安全出行提供极大便利,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群众热点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督,督促横石村和长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蚬冈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蚬冈影剧院改造提升工程等各项民生实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兑现民生承诺。为民办好事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大代表视察民生“微实事”项目
五是凝聚群众智慧力量,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蚬冈镇人大依托“民感器”“100%交朋友”行动,组织62名三级代表深入“站点+网格”,充分发挥联系群众优势,围绕农文旅融合广泛征集民意。代表们聚焦侨心食品产业园建设、“蚬冈优品”品牌培育、“侨心游”研学发展等重点任务,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项目落地。在凝聚侨力方面,积极推动黄氏宗亲成立江夏堂乡亲联谊会,活化黄氏宗祠・侨心馆,依托独有的建筑特色修缮和保护,充分展示华侨文化,并发动广大海内外宗亲捐款捐物,开展奖学助学。到目前为止,捐赠金额和物品合计人民币300多万元。同时,活化侨旧墟老街,打造“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该研学基地获评首批“亚星官网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及“江门市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开业以来接待游客超9万人次,研学团40批次超1.5万人次,举办活动20余场,有效激活本地消费市场,推动蚬冈镇农旅公司和强镇富民公司创收约1335万元,显著带动镇村经济发展,为农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人大代表依托“民感器”“100% 交朋友”行动深入基层征集民意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与农文旅融合进程中,蚬冈镇人大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引领,广聚民智、深耕实践,交出亮眼成绩单。从民生工程落地到特色文旅项目发展,每一项成果都彰显着人大履职的担当与作为。展望未来,蚬冈镇人大将持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履职路径、强化监督效能,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奋力绘就经济繁荣、生态宜居、民生幸福的新蚬冈画卷,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