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口镇沿江东路,
整洁靓丽的街道路面、
井然有序的沿街商铺、
平整宽敞的休闲步道、
古色古香的亲水凉亭、
心旷神怡的绿化景观……
让人眼前一亮
水口镇沿江东路全长约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出行便利,周边配套齐全,道路两旁分布着办事机构、学校、居民区和各类店铺,是圩镇核心区域。近年来,水口镇以“头号工程”之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抢抓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创建机遇,聚焦“1+4+7+9+N”建设要求,巧用“加减乘除”法,全力推进沿江东路美丽示范主街强基础、提品质、增内涵,推动美丽圩镇提质焕颜双提升。
完善基建做“加法”,让主街变化更彻底
(一)道路品质提升。对沿江东路全线和海逸华庭东南门对开路段进行平整修复及“白改黑”提质改造,修复原有路面老化导致的裂缝、麻面、坑洼等病害问题180平方米,加铺沥青罩面2140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同时,全面排查道路排水设施,维修更换问题雨水井、雨水箅子175个,避免因损坏、堵塞导致内涝及形成安全隐患。
(二)优化停车条件。为有效解决沿江东路停车泊位紧张、停车秩序混乱的问题,水口镇以此次改造提升工程为契机,坚持“应划尽划、合理布局”,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约200个,并增设停车标识,告别“花式”停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三)施划三色标线。此次路面升级工程中,新铺设的超350平方米的蓝、黄、橙三色地面标线和红白斑马线令人耳目一新。更具辨识度的三色标线,比传统标线引导能力更强,既确保了行人与车辆的安全通行,又与道路两侧绿化美化相得益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彩虹公路”景观。
烦心问题做“减法”,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一)打造“暖心路”。沿江路航运段是连接新旧长堤的“咽喉”路段,靠近居民生活区,道路狭窄,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加之过往车辆碾压频繁,导致路面破损,晴天灰尘飞扬,雨天路面积水,给周边群众生活环境和圩镇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对此,水口镇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联动,全面完成水口航运段堤路硬底化建设,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暖心路。同时,扩建航运段长堤约150米,新修亲水凉亭1座,保证长堤风貌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为居民群众打造更加舒适、和谐的休闲空间。
(二)拥抱“洁净美”。全面清理路面、绿化带及周边环境卫生死角,加大巡回保洁力度,新添垃圾分类收集亭9个,确保主街面貌清爽有序。积极推进沿街建筑外立面5要素风貌整治,对建筑外墙及围墙清洗或翻新美化,使原本脏污、褪色的墙体重现光彩,赋予主街整齐且精致的美感。统一对沿街外露的空调外机安装装饰隔栅,确保外观协调统一及材质环保耐用。目前已安装50个。谋划实施道路亮化工程,安装人行道吊坠灯,修复河堤主题路灯,增添夜间氛围,促进主街颜值“日夜在线”。
提升体验做“乘法”,让建设成果更惠民
(一)扮靓道路颜值。综合考虑人(车)流量、周边景观配置,有序开展系列绿化美化工作,全力推动主街道路“颜值”再升级。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边角地块新建小公园、绿化带3个。合理确定增花添彩路段点位,选取时令苗木花卉,新种植黄花风铃20棵、小桂花80棵、翠芦莉200平方米。做好行道树修剪、死树枯枝清理等工作,整理花基、灌木等超300平方米,进一步提升绿化植物“精气神”。同时,在主要路口设置应节卡通元素灯饰,展示美丽水口靓丽形象。
(二)升级人行步道。以打造可游、可赏、可留、可乐的全龄友好综合性“多元空间”为目标,对滨江人行步道系统进行“微改造”。建成连续贯通的骑行道、人行道1.5公里,新增河堤绿道健身标语65块,建有休憩石凳、科普教育、观水露台等设施,配齐救生绳、救生圈、防溺水警示标志等安全设备,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悠闲、更舒适的滨水空间。
环境整治做“除法”,让圩镇风貌更美观
(一)整治“六乱”“三线”。以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为抓手,常态化抓好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占乱摆、乱拉乱接、乱贴乱画等“六乱”行为整治,2024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力量60多人(次),整治和规范“六乱”现象296宗。同时,积极推进美丽示范主街三线落地。让“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线整治
(二)强化部门联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逐一补齐短板弱项,做好主街空间品质提升。发挥网格化治理作用,提升市政维护和环卫保洁水平,确保道路设施完好、环境整洁,持续巩固改造提升成果。
接下来,水口镇将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加力提速做好美丽示范主街风貌提升工作,将其打造为展现圩镇风采、促进经济繁荣、增进民生福祉的示范街区新范本,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