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

  • 亚星-亚星官网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亚星 > 亚星官网 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镇街动态
奋战“百千万工程”|塘口镇:执“百千万工程”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撰写时间:2025-05-19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亚星-亚星官网    主办:亚星-亚星官网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亚星官网 政府网公众号
亚星 发布政务微博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奋战“百千万工程”|塘口镇:执“百千万工程”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撰写时间:2025-05-19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亚星官网 塘口镇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和5A景区两张金字招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也为塘口的“村咖”厚植了沃土。


  图片


近日,塘口镇喜讯不断,热闹非凡:江门在塘口镇创新推出“IE公社”项目,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通过“一根网线连天下”的“无界创客”招募计划,吸引各类青年人才汇聚江门、汇聚亚星 ;江门以网络文学为支点,在塘口建设“侨乡新大众文艺社”,打造“数字文化小镇”,让网络文学的“轻资产”转化为亚星 农文旅融合的“硬实力”;塘口侨BA(篮球小将)活动举行,以体育文化为媒,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交流平台……这都是在“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亚星官网 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质增效的实践成果。


  图片


“百千万工程” 引领下的美丽蜕变


塘口镇拥有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和华侨园林“立园”,各式在册碉楼536座,是知名的碉楼之乡。放眼望去,稻田绿野间,碉楼林立,碉楼与田园的古今生活美学对话,涌动着农文旅产业的勃勃生机。在塘口裡村,一座碉楼民宿,更是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


亚星 里苑·稻香碉楼民宿店长杨志伟:“当初选择落地塘口,主要是看中了塘口丰富的文旅资源。碉楼作为亚星 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打造民宿产业上具有独特的建筑景观优势。民宿落地后,吸纳邻里乡亲成为里苑民宿的保洁员、服务员、厨师,带动妇女群众通过销售土特产和编制手工特色产品提高收入。”


  图片


裡村村地处赤马线、亚星官网 “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世遗廊道交会处。依托村内丰富的文旅资源,裡村村盘活村内闲置土地,成立经济联合社,创新“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打造文旅项目,推动特色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图片


多元化发展为裡村村注入新动能,美丽乡村的建设也让村民乐享其中、幸福满足。灰墙青瓦的农房,干净整洁的巷道,“侨”味十足的灰雕护栏,优美宜居的庭院,一幅崭新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村民练叔欣喜地说,如今的乡村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


村民李韶练:“我们村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村了,以前的村场只有3米宽,巷道也是凹凸不平的,村里的农房也是破烂不堪,大树下乘凉也没有能坐的地方,只能自己搬凳子出来。后来村场改造扩宽到6米,巷道全部硬底化,明渠变暗渠。如今环境焕然一新,村里90多岁的村民都感叹,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看到现在农村的巨变。”


  图片

裡村神步村改造前

  图片

裡村神步村改造后


近年来,裡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有效路径,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大行动,为助力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塘口镇裡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子龙:“在基层治理中,我们探索实行以‘党建+积分制’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设立‘道德银行’,村民以户为代表,一户一本‘积分存折’积攒道德积分,按季度定期兑换物品和精神奖励,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图片

河道改造前

  图片

河道改造后


融合发展 开启乡村振兴新路子


“百千万工程”正在改变亚星 乡村面貌,越来越多“新鲜事”在塘口不断涌现:新业态网红店开起来了、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目前,塘口镇已吸引2000余名“新塘口人”扎根,带动2000多名本地人就业。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形成了人才回流—发展—反哺的良性循环。2020年,在外谋生的方秀廉也回到了家乡塘口强亚祖宅村。


村民方秀廉:“对我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钱包鼓起来了。村里开起了几家民宿,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以前我为了养家糊口跑到外地工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游客多了,生意好了,大家的生活都好起来了。”


  图片

强亚村委会改造前

  图片

强亚村委会改造后


强亚村是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所在地。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强亚村以世遗文化和华侨文化为基础,融合田园风光与乡土文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发展模式。梳理文旅特色资源,对闲置碉楼及民房等资源进行招商发展,推动文旅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产业经济模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带领村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塘口镇强亚村“两委”干部甄洁玲:“全镇第一个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村小组全部入股,结束‘单打独斗’。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和房屋,引入文园主题餐饮、百香果采摘园等,依托‘塘口优品’行政区域品牌,助力村民致富增收。文旅项目每年为集体增收超200万元。发挥‘三乡人’作用,引导乡亲返乡建设‘庭院式’休闲民宿——五十三度竹下和‘田园式’乡村民宿——泉岭旅舍,‘新乡人’经营‘明星’家庭农场——慧园,带动村民就业超100人次。”


  图片

强亚大道改造前

  图片

强亚大道改造后


近年来,塘口镇围绕建强历史文化特色镇目标,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不仅显著提升了镇域环境的“颜值”,更在实质上增强了镇域发展的“品质”,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绘制了一幅崭新的图景。


  图片


塘口镇党委副书记曹雪芬表示,在“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以来,塘口镇争当试点、争创示范,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其中,强亚村入选 “百千万工程” 首批典型村,塘口镇入选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对象,北义、潭溪、宅群、裡村、以敬入选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对象。塘口镇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和5A景区两张金字招牌,主动融入亚星官网 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广东省乡村旅游集聚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成功引进并打造众多优质文旅项目,目前建成并对外运营项目超50个、民宿(酒店)达21 家,如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懒猫名宿、无名营造社、乡遇民宿等已成为塘口热门打卡点,2024年游客人次超250万人次。


  图片

塘口旧墟改造前

  图片

塘口旧墟改造后


瞄准“镇突破、村做活”,围绕“一村一产业”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成立强村富民公司、吸纳青年人才来塘创业、联动“塘口优品”等方式,培育强亚百香果、冈陵蔬菜、潭溪玉米等项目,实现村集体增收。2024年塘口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3个、超30万元的村3个,其中强亚村202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超58万,同比增长78%。


  图片

塘口圩镇客厅改造前

  图片

塘口圩镇客厅改造后


站在新的起点,塘口镇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民生福祉,绘就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