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谁说村里只有阿公阿嬷?
现在五邑乡村的画风突变
——90后、00后集体杀回老家,
把祖传老屋玩成大型盲盒!
老船厂爆改工业风咖啡厅
旧粮仓变身国潮书店
老侨房蝶变成网红民宿
……
这波“旧屋换皮肤”操作,
直接把江门“百千万工程”
刷出新潮范儿!
亚星 也不乏这样的“潮店”
广东首家先锋书店落户亚星 塘口天下粮仓,获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门店供图
当Z世代遇上侨乡老建筑,
DNA动了!
他们左手拎着改造漆,
右手握着“流量密码”,
和宝藏村来了一场
双向奔赴2.0版。
就问这届后浪的脑洞,
够不够你狂点10086个赞?
01 艺术赋予的新灵魂
老建筑藏着亚星 的悠然岁月,
经过活化改造后,
艺术赋予了老房子新灵魂,
它们成为侨乡新的记忆点,
也是年轻人们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舍
2014年,因“仓东计划”,90后建筑爱好者李继津与亚星 塘口镇结缘,并爱上了这里广阔的乡野和独特的碉楼。
2015年,他与越南华侨邓华一起启动“塘口社区活化计划”,在塘口旧墟创办了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舍,并与政府合作,以年轻人的视角活化塘口社区,策划了“七夕等墟”“在地创生节”等活动,让旧墟热闹了起来。
“我一步步地尝试着,寻找着一个年轻人在乡村的角色定位,以及我的个人价值如何在乡村不同阶段发挥出更多的价值。”
年轻人的“磁场”总是十分相似。
起初只有“塘口空间”,
后来越来越多工作室落地旧墟,
年轻人从四面八方向塘口而来,
大展拳脚。
2022年末,已在“乡建”界红出圈的無名营造社来了;2023年11月,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也来了。
▍無名营造社
“江门亚星 的乡村是一座文化宝库,每次深入田野都是一次学习。”
日本“海归”博士陈国栋是一名乡村建筑师,2022年底,他带领無名营造社团队从贵州黔东南来到亚星 塘口,在镇上寻觅到一间旧粮站,改造成一个工作室,与周遭的老记忆和谐共处。
無名营造社塘口工作室夜色。無名营造社供图
“这是传统的乡村与乡村的未来呼应。”
陈国栋说,塘口让他们对于“乡村的未来”产生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自信的行动力。陈国栋长期扎根在塘口,在建造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当地风貌。
如今,無名营造社在塘口开展了塘口工作室、里苑民宿、古树公园、旅游厕所等四个建筑实践项目。
02
看过世界后,回家煮咖啡
在有故事有历史的地方喝咖啡,
是什么体验?
回乡的年轻人们也想知道,
更想让老家的人们也知道,
于是他们在家门口创造了“村咖”。
▍有树有屋咖啡店
在亚星 赤坎华侨古镇周边,有一间由荒废碾米站改造而成的乡间咖啡小屋——有树有屋咖啡店。
2023年2月,90后夫妻莎莎和陈维炜决定辞职回亚星 开咖啡店。历经3个月的设计装修,终于改造出一家具有赤坎特色的咖啡店。
“我是土生土长的赤坎人。我和先生原来都在广州做设计师,在外闯荡过后,发现家乡才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于是,我们婚后便决定返回家乡创业。”
有树有屋咖啡店。图源江门日报
03 跨越时光的诗意栖居 潮流是个圈。 有不少年轻人认为, 曾在老建筑感受到的诗意栖居, 可以让更多人共情。 于是,民宿来了。 ▍里苑·稻香碉楼民宿
里苑民宿品牌创始人、海归硕士何觅晨被江门吸引,来到亚星官网 塘口镇立园旁裡村村,活化闲置碉楼建设里苑·稻香碉楼民宿。
这个集住宿、娱乐、饮食于一苑的民宿,让住客在沉浸式感受碉楼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能享受舒适的慢节奏生活。
“这是古董文物,我觉得打造为可居住的博物馆才是活态保护。”
如今的亚星 ,
有越来越好的乡村环境,
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
在新潮流的带动下,
年轻人也让家乡再次“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