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自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龙胜镇桥新村坚持立足自身优势,以盘活闲置资源为着力点,依托多点联动模式,实现抱团推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重增长。2024年,桥新村的村组两级总收入136.84万元,同比增长68%。
村企联动,实现“碎地成金”破解要素瓶颈
桥新村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过往村内土地分布零碎散乱、利用率低等问题,创新探索土地“盘活路径”,以村企联动为抓手,推动零碎闲置土地整合利用,让“空置田”转变为“致富田”。村总支部充分发挥“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作用,由村委会充当“领头雁”,引导党员干部对村内的辖区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登记。同时,打造“村委会+企业+村民”的多维合作模式,通过村小组委托、村委会统筹连片流转的方式,将摸排登记的碎片化土地进行整合盘活,并引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运营,实现零散土地集成化种植,有效唤醒“沉睡”资源,摇身变为集体经济增收的“活水”。目前,桥新村以“水稻+马蹄”轮作种植模式共流转农用地约300亩,后期规划流转农用地约500亩,预计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万元/年。村企联动整合土地资源不仅有效推动集体经济增收,还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50余人就近开展种植,实现集体和村民经济双增收。
村组联动,创新“借鸡生蛋”点燃致富引擎
桥新村聚焦村组闲置资源实行精准施策,紧盯辖下竹林村小组闲置留成地,采用“以上带下”的村组联动模式,对留成地进行盘活利用,实现“寸土”向“寸金”转变。桥新村以竹林村小组为示范点,积极推广“小组出地、村委出力”的村组联姻合作模式。将竹林村小组的留成地发包出租,由桥新村负责土地开发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切实盘活第一期5亩留成地建设厂房。待厂房建成后,桥新村将紧抓金牛山产业园工业资源溢出,以租赁的方式开展精准招商引资,重点瞄准五金制造、汽配生产等龙胜镇特色产业领域,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入驻,打造小微企业“孵化器”,助力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把闲置土地培育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村村联动,推动“连点成线”整合周边资源
桥新村不仅积极探索纵向借力方式实现“上下联动”,激发闲置留成地“沉睡余热”,还在横向发展维度上发力,积极发挥头雁作用,联动周边“兄弟村”进行合作共建,打造横向到村、纵向到组的立体共建模式。目前,桥新村已成功联合现龙村、桥联村投入约210万元合作开发第一期5亩留成地,并结合各村投入成本进行计算收益,按照科学合理划分的8:1:1比例分配厂房出租收益,实现资源高效共享、成本合理共担、收益均衡分配,产生“1+1+1>3”的协同倍增效应。此外,桥新村将厂房建设与“总有党员在身边”特色党建品牌进行深入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乡贤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累计筹集资金60多万元建设厂房周边路网、排水等配套设施。目前,桥新村通过建成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成功招租,年均为村集体创收约23万元,有效盘活资源资产,助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