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

  • 亚星-亚星官网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亚星 > 亚星官网 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镇街动态
奋战“百千万工程”|赤坎镇:连线扩面塑风貌 和美乡村引凤来
撰写时间:2025-01-26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亚星-亚星官网    主办:亚星-亚星官网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亚星官网 政府网公众号
亚星 发布政务微博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奋战“百千万工程”|赤坎镇:连线扩面塑风貌 和美乡村引凤来
撰写时间:2025-01-26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自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赤坎镇结合亚星官网 “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强化沿线村庄的整体规划和农房风貌管控,推动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赤坎和美乡村。

一到周末,城里人就爱往农村跑,“村咖”也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趋势。2023年初,陈维炜夫妻二人决定回到妻子司徒莎莎的家乡赤坎镇永坚村开始咖啡创业。陈维炜介绍,咖啡馆原址是一个荒废的碾米站,他们在村民处“淘”来一些旧物品后开始着手装修,把咖啡馆建成了梦想中的模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诗和远方”,他们在乡村渐渐找到了“归属感”。

图片

咖啡馆主理人陈维炜:“赤坎华侨古镇这个大IP坐落于此,近年来政府也很支持周边村落的发展,如今的村容村貌都有很大提升,让游客来到这里就感到很舒适。此外,我觉得亚星 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连接很紧密,从市区到赤坎只需20多分钟的路程,对游客来说极为便利。”

司徒莎莎还通过自媒体账号,在网上分享夫妻俩的日常创业过程,既带旺了咖啡馆的人气,也让美好乡村被更多人看到。陈维炜相信,随着赤坎·广东华侨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式开业,以及赤坎大道的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前来赤坎感受乡村之美、田园之乐的人会越来越多。

正如陈维炜所描述的,一走进永坚村,就看到整齐排列的一栋栋农房,笔直规整的一条条村庄巷道,无论是市民或游客都能直观感受到永坚村在过去一年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脉动和努力。

图片

赤坎镇永坚村委会干部司徒羡策:“永坚村目前完成了13个自然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已完成农村房屋风貌提升182间,完成1个乡村集市建设。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村场可在节假日进行停车收费,提升村集体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让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民关女士:“现在村里有散步的地方,还增添了健身器材,平时村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村民司徒女士:“现在的村道全部都硬底化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我们走在路上感觉多一份舒适和安全。”

图片

同样,距离赤坎华侨古镇不足一公里的红溪村,乡村“颜值”也在不断刷新。一座座独具侨乡风情和岭南特色的农房错落有致,“修旧如旧”的修缮方式让村庄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以来,红溪村立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分类打造了特色精品村1条、美丽宜居村3条、干净整洁村6条,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

图片

赤坎镇红溪村党支部书记关金源:“红溪村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村特色资源,引进鹰村田园综合体项目,以项目带动乡村发展,提升村民幸福感。”

红溪村在提升乡村“颜值”“气质”的同时,进而推动“美丽风貌”转化为“美丽经济”。红溪鹰村引入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采取“镇政府+项目公司+村集体+村民”多方共建共创共享的合作模式,打造三大产品组团 (民宿组团、餐饮组团、休闲配套组团)和一系列建筑研学和品牌节事活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点带面推动红溪村产业振兴。2023年,红溪村更入选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图片

为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圩镇,赤坎镇在着力推进景区项目的同时,通过统一规划、连片打造,推动赤坎华侨古镇周边红溪、石溪、永坚、树溪4个行政村35条自然村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做好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文章。2024年,赤坎华侨古镇周边35条自然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已经进入收尾和资料验收阶段,累计完成“三线”整治18.35公里、“三清三拆”850间、农房风貌提升424间、“四小园”建设174个、垃圾清理4500吨、雨污分流和巷道建设7.9公里、水塘护栏整治8.5公里,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得到明显提升,惠及农民群众9635人。

赤坎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何超亮:“赤坎镇大力推进农村农房风貌提升工作,以规范先行,通过《赤坎镇存量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及新建农房风貌管控技术指引》,规范农房的建筑高度、屋顶形式、墙面材料和色彩等关键要素,避免风格杂乱的现象,同时加强新建农房报建资料的审核力度,确保风格协调一致。此外通过项目驱动,推进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接下来,赤坎镇将持续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和提升工作,极力营造独特的赤坎乡村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