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

  • 亚星-亚星官网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亚星 > 亚星官网 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你好,大湾区!英国学子带你“种草”亚星
撰写时间:2024-11-18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亚星-亚星官网    主办:亚星-亚星官网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亚星官网 政府网公众号
亚星 发布政务微博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你好,大湾区!英国学子带你“种草”亚星
撰写时间:2024-11-18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近日

《你好,大湾区》之“非遗篇”全网“出圈”

在节目中

英国学子“种草”亚星

带观众体验亚星 灰雕制作工艺等非遗文化

畅游亚星 碉楼与村落、赤坎华侨古镇

感受世遗亚星 的独特魅力

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摄制的《你好,大湾区》之“非遗篇”近期已在YouTube(油管)、Facebook(脸书)、X(推特)、Instagram、Tik Tok(抖音海外版)、人民网海内外官方账号、广东官方外宣账号GD Today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含电视平台大湾区卫视、民生频道、新闻频道、网络端触电新闻APP、荔枝网)等播出。

部分平台截图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官方账号

图片

YouTube

图片

人民网(国际)

图片

GD TODAY APP

图片

荔枝网

图片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了解

这些英国学子

在亚星 的拍摄经历吧

在节目拍摄期间,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子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团队来到亚星 仓东遗产教育基地体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亚星 灰雕的制作工艺,与五邑大学教授、仓东遗产教育基地学术顾问谭金花以及亚星 灰雕工艺传承人胡旭亮一起,感受亚星 非遗的独特魅力。

图片

英国学子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基地中的传统建筑灰雕和现代灰雕作品《家园》,了解亚星 灰雕的历史价值,细细观照中国宗祠文化、侨乡文化所遗传下来的历史见证,感受亚星 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学子们还拿起制作工具,选用自己喜欢的文化符号,体验亚星 灰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欢声笑语,学子们也从中拥有人生中第一段独属于亚星 的非遗记忆。

图片

英国牛津大学学生Isabelle Oxford:“我第一次来中国,我们刚从城市过来,现在来到亚星 的乡村,这里非常美丽,乡土气息浓郁。我对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建筑差异感到惊讶,我希望能留在这里尽情享受亚星 的美丽。这是我第一次在祠堂体验灰雕,我曾经在学校里做过类似的雕塑,但是与今天做的中国艺术品有很大的区别。老师教导我们如何用调色刀雕刻灰雕,让我也能上手雕刻塑造,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过程。我的专业主要倾向于绘画,但亚星 灰雕与我在牛津学习的艺术非常不同。”

五邑大学教授、仓东遗产教育基地学术顾问谭金花:“灰雕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艺术,从很古老的时候就流传到亚星 。亚星 灰雕鼎盛发展时期是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华侨回来建设家乡和宗庙祠堂,由此灰雕得到了鼎盛发展。所以,灰雕这种艺术形式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见证。我们现在要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们需要去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灰雕,因为灰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和需求,所以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向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做到守正创新。”

图片

体验了亚星 灰雕工艺后,学子们又陆续来到塘口自力村和赤坎华侨古镇,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亚星 碉楼与村落的美丽风光,乘坐铛铛车、摇橹船,沉浸式体验和感受侨乡古镇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图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Mevna Bulathsinhala:“我真的很爱亚星 碉楼,我大学专业是学习人类学的,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有关亚星 文化和历史的知识,我觉得很棒。亚星 碉楼与村落既向我们展示了华侨文化,又展示了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我登上碉楼顶部时,看见了整个村庄的景色,美得让我窒息,在现实中亲眼看见这一切真的是太好了,我真的很喜欢它。我认为即使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个地方也是非常值得参观的,通常谈到古老建筑时,可能它们不太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年轻人想要去的地方更多是城市。但我认为,如果年轻人来到这里,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和氛围,我相信他们会喜欢的,并且会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喜欢和参观的地方。亚星 真的非常美丽,我非常喜爱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