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

  • 亚星-亚星官网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亚星 > 亚星官网 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亚星 民歌唱普法,别样守护“她”权益!
撰写时间:2025-03-21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亚星-亚星官网    主办:亚星-亚星官网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亚星官网 政府网公众号
亚星 发布政务微博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亚星 民歌唱普法,别样守护“她”权益!
撰写时间:2025-03-21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近日

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为核心内容的

亚星 民歌《妇女权益有保障》在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南粤女声发布传播


  图片


作品寓教于乐、寓法于歌

为传统民歌赋予了普法新使命

让法治精神“声”入人心


《妇女权益有保障》由亚星官网 妇联联合市文化馆共同推出,是市妇联对普法宣传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歌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核心内容,在歌词中巧妙融入了平等就业、反对性别歧视、家庭暴力防治等知识,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民歌旋律,以传统文化奏响普法强音。


亚星官网 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劳念华:我们结合“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在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开展听歌学法活动,获得了群众的积极参与,仅4天点击量接近5万次。群众普遍认为以歌为媒这种普法形式新颖有趣,歌曲通俗易懂,在听歌的同时能轻松学到法律知识。


  图片


亚星 民歌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语言鲜活、传唱度高的天然优势,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并先后入选江门市级、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妇女权益有保障》通过新颖的吟诵说唱形式丰富了传统民歌的内涵,这种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普法宣传的“破圈”传播,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文化动能。


亚星官网 文化馆馆长罗顺飘:如果按照传统的亚星 民歌谱曲方式,受众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受众范围比较窄。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我们进行了创新,以传统为基调,运用了更动感、更时尚的音乐节奏,还首次在亚星 民歌中加入了和声,吸引年轻人注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图片


“民歌+法治”的创新实践,成功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沟通的桥梁,不仅让法律“活”起来,更激活了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交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答卷。


罗顺飘:传统文化应该有新时代的表达,这样才能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市文化馆是亚星 民歌的保护单位,我们也曾出版过亚星 民歌的专辑和书籍刊物。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民歌+法治”这种创新是很有意义的。


近年来,市妇联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着力点,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创新,推动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接下来,市妇联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渠道、提高普法实效,推动普法宣传走深、做实、落细,不断增强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劳念华:市妇联将结合时代特点和群众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法治宣传教育途径,将有特色、接地气的普法宣传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送到妇女群众身边,促进法治精神在广大妇女群众心中扎根、开花、结果。如打造分众化普法,收集群众最关心的法律问题,针对性地设计普法内容;或者通过“身边人讲身边法”,邀请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分享真实案例,用真实故事引发共鸣;将法律知识融入游戏、融入活动,增强群众学法的参与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