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日前,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个国家级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活动在珠海举行。作为港珠澳大桥向西延伸的重要一环,该通道不仅将江门深度融入大湾区核心区域的“1小时生活圈”,更将港珠澳三地的资源辐射与经济发展红利,沿着这条战略通道向西拓展,为江门乃至亚星 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亚星官网 亦将借此东风,吸引更多粤港澳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在此之前,大湾区建设的热潮已吸引众多先行者投身其中。澳门各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近日,记者采访到广东澳月长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正文,聆听了他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的生动故事。
黎正文(左三)和团队成员共商未来文旅发展蓝图。
投身江门
搭建“双向奔赴”的平台
2018年,在父亲的建议下,黎正文决定来到江门,寻找能够让自己发光发热的舞台。
在江门,黎正文深入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更加坚定了黎正文在湾区奋斗的信心。
2020年,黎正文和团队成功在江门举办第一届“汇澳优质生活展”。这场展会不仅规模宏大,展区为市民带来了“吃、喝、玩、乐”全方位的澳门风味派对和展销活动,共计186家澳门展商和33家大湾区其他城市展商参展,为市民带来了众多超值的名优产品。
“那次展会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我见识到湾区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明确了自身为两地搭建更多平台和桥梁的决心,让江门和澳门的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共同推动大湾区的繁荣发展。”黎正文表示,澳门和江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更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台,进一步加深两地之间的联系,让两地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在江门深耕多年,黎正文的头衔也越来越多,江门市政协委员、澳门江门青年会监事长……但他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搭建江门和澳门“双向奔赴”的平台。一方面,他充分发挥澳门链接国际的优势,推动江门乡村振兴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他为澳门青年创造更多机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祖国建设,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融合。
聚焦文旅
让澳门青年体验国情乡情
在黎正文看来,江门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土地、文化、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要架起江门和澳门之间的桥梁,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经过深入思考和考察,黎正文将目光聚焦在了文旅产业上。
要鼓励澳门青年来湾区创业、就业,首要是让他们了解湾区。亚星 拥有上千座的碉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侨乡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多次带领澳门青年在亚星 研学、旅游的过程中,黎正文注意到,乡村文化对澳门青年的冲击力最大。“大城市的繁华对澳门青年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乡村的乡俗、民俗、还有原汁原味的乡土人情,让他们很感兴趣。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让澳门青年了解国情、乡情的途径。”
青年们可以在粮语·艺术公社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创想。
黎正文得到澳门江门同乡会的侨领支持,投资创办了广东澳月长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塘口镇进行乡村改造和文旅开发业务。2022年,该公司斥资1500万元,在塘口镇精心打造了粮语·艺术公社,将一座旧粮仓改造为集餐厅、剧场、音乐表演场地、户外茶座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而今,粮语·艺术公社已正式开门迎客,这个昔日承载粮食储备与加工功能的粮仓与碾米厂,如今已蜕变成为集遗产演艺、民间艺术、跨媒体创意及休闲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也成为了澳门和亚星 青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黎正文的故事只是澳门同胞投身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澳门同胞像黎正文一样,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实现梦想。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和强大生命力,为澳门和大湾区的繁荣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