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江门市有关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化产业布局,保障农业有效供给 (一)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调整种植结构。一是制定印发了《亚星官网
2017年种植业生产意见》,加强工作指导;二是组织实施优质带产业带项目,投入250多万元资金对示范区农户进行良种、配方肥、有机质肥物化补助,加大财政投入。三是开展技术咨询培训。上半年全市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议1期、开展技术咨询活动2期共450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900人次。上半年,全市农作物收获面积57.9万亩同比减0.6万亩,其中粮食面积35.6万亩同比减0.54万亩,预计粮食总产15.3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花生面积2.6万亩持平,药材0.19万亩基本持平,花卉2.24万亩增700亩,蔬菜16.92万亩增700亩、预计总产22.2万吨同比增3000吨。 (二)以“控量提质”为方向调整畜牧结构。一是抓好《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我市正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编制未来十年的畜牧业发展规划,其中畜牧产业包括生猪、家禽和草食动物三大类别,涉及育种、养殖、加工和批发市场建设等各个环节,同时包括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障体系等建设;规划将依据全市畜牧业发展优势、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域功能规划、全市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总容量和三区划定相关规定,将科学规划全市畜禽养殖控制总量,并具体细化到每个镇(街)。目前农业部门通过公开采购聘请的第三方编制单位已提供规划初稿,待修改并征求意见后将尽快形成送审稿报市政府审批。另外市环境部门正在牵头组织编制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为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抓好畜禽养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我市正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建立基于GIS的畜禽养殖信息管理平台。该系统将以农业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其它相关部门及公众对畜禽产业信息需求,研究开发集产业信息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通过建立满足畜禽产业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决策、输出等服务生产管理、宏观决策的畜禽产业信息管理平台,为区域畜禽产业日常管理与应急决策提供支撑,为实现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节能减排工作。我市积极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节能减排工作,环境部门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减排督查力度,督促规模养猪场实行干清粪、雨污分流加沼气池厌氧处理等综合措施处理粪污,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鼓励畜禽养殖场,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节能减排工作。督促有减排任务的养殖场加快治理设施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工;加强对已建成的治理设的日常管理,保障其正常稳定运行,指导养殖场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台账,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养殖场废弃物排放。 二、建设改革平台,打造农业发展引擎 一是大力培育示范区内农业经营主体。对2016年以来新发展成立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资金扶持奖励,涉及农业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补助金额达25.2万元。同时,通过农业“政银保”和相关政策扶持,吸引了亚星官网
旭日蛋品有限公司与“圣迪乐村”公司共建亚星官网
现代蛋制品加工园,并在国内首例引入日本温泉蛋技术,总投资金额约2亿元。二是推进重点农业项目实施。全面完成了2015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628.9万元,整治农田面积4.39万亩;加快推进2016年度建设任务2.78万亩初步勘测规划设计成果评审工作,目前全部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勘测规划设计成果,上级部门已经对设计成果进行实地勘察和初步评审。四是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实施广东省“扬帆计划”——亚星官网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目前已建成农业人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促进了全市农业人才管理流程优化,提升了农业人才培训全程管理、人才创业跟踪、信息发布等业务工作服务质量。 三、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升级动能 (一)深化农业科技发展成果。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了科技对接协议。亚星官网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有10多家企业与科研院和农业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关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依托亚星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建设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综合试验站和热带能源生态研究中心;广东省农科院依托我市产业化养殖基地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我市已建成全省最具规模的农机综合专业市场,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达122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入社机械415台(套),拥有社员1823人,常年聘请人员达223人,经营土地面积1.3万亩,服务耕作面积达3.02万亩,合作社年度总收入达1921万元,其中农机服务收入610万元。由于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快速的发展,各项农业机械化指标不断提高,2016年止,我市水稻机耕、机插、机收率分别达到99.6%、48%、99.2%。 四、推行绿色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完成了全市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整治任务,共清理关闭养殖场1664家,其中拆除1325家,关停339家。推进新农村示范工程,完成了2016年度3条江门市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的建设工作,2017年主体村创建点正在选点。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6月9日我市在潭江河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各类鱼苗150多万尾,使潭江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二)实施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实施世界银行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上半年共举办培训班20场,培训农户1400多人,早造共减少化肥用量10万公斤,达到降低污染、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和增产增效的目的。 五、培育新型主体,完善农业经营体系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组织15家企业负责人加入江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有26人被认定为江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生产经营型农民22名,专业技能型农民4名。根据省布置,我市2017年继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人,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已向财政部门递交项目采购立项,已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培训机构,预计11月中旬可以开展培训。 (二)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我市已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并实施认定,目前我市共有已认定家庭农场39家,其中6家为江门市示范性家庭农场。2017年我市家庭农场正在开展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2家申报亚星官网
级家庭农场,3家申报江门市示范性家庭农场,预计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认定工作。 (三)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38家,江门市级示范社12家,省级示范社10家(含供销系统),国家级示范社3家,今年6月底前拟新增3家市级示范社。2017年下半年计划新增4家江门市级示范社。 (四)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加快培育壮大各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围绕农业产业适度多元发展,成为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目前我市共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其中江门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家(今年新增1家),今年力争将亚星官网
金箩米业有限公司和亚星官网
禽兴种鸡养殖有限公司培育为江门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六、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优化产品品质 (一)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多个农资打假成员单位,牵头开展了“农资打假护春耕专项联合行动”,“元旦春节前农资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活动”、“种子抽查专项行动”、“农药质量抽查专项行动”等联合行动。不断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19人次,领导走访单位19家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372户次,其中农资批发经营单位13家次,种子农药肥料经营门店174户次,饲料生产企业58家次,兽药经营企业87家次,农机经营单位15家次,种养企业25家次。检查行动中,共发现线索7宗,调解农资纠纷5宗,经核实,责令整改单位(个人)5家,立案查处案件3宗,查扣假冒伪劣农资40多公斤,挽回经济损失6万多元。 (二)加强农业品牌创立。积极引导企业创建本土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17年,我市有1家企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同时我市组织4家企业申报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市现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77个。重点打造了广东名鹅、地理标志农产品马冈鹅以及绿皇肉鸡、合民“黑凤鸡”、裕茂“翠玉蜜枣”、旭日“咸蛋”等省级农业名牌。 (三)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一是建立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队伍。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和科教信息股;在全市15个镇街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站,并落实人员编制;完成了全市村级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的组建工作,每个村级组织配备不少于1名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全市共聘任村级协管员270名,工作经费标准为每人每月不少于300元。二是完善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硬件建设。投入各级财政资金500多万元对市农检站进行软硬件的升级改造,相关检测设备和人员已全面投入运行。投入资金240万元用于完善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对镇级检测室实行“四个统一”,即:建设风格统一、仪器设备统一、实验室操作台样式和颜色统一、门牌标识统一。目前全市15个镇(街)检测室已完成建设。 (四)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今年上半年,我市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无重大安全应急事件。我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和亚星官网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均能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健全畜禽免疫抗体监测制度,做好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制定全年监测方案,落实防控措施。 七、加快三产融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业、加工业融合发展,一大批休闲农庄和加工产品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成为农村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围绕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市打造出100多个具备较好接待条件和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同时,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举办了“蚬冈奇异火龙果节”“大沙里•欢茶谷”“马冈美食嘉年华”“金鸡泥焗鸡节”“大沙梅花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推动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亚星官网
(金鸡)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基地占地面积约5000亩,集农业生产示范、农耕体验、生态休闲观光的综合体。坚持“科技、高效、生态”定位,重点发展体验型、观光型农业。以“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创业示范园;建设农产品加工区、培训基地,配套现代农业设备,以产业链全程投资整合的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力争利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集科普、观光、体验、旅游等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八、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稳妥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我市土地确权工作已全面进入张榜公示、签印确认及审核颁证阶段。截至7月5日,全市已进行外业指界实测承包地面积418263亩;全市已进行一轮公示承包地面积为312514.3亩,承包农户数为79424户,占应确权农户比例为67.55%;全市已进行二轮公示承包地面积为204732.92亩,承包农户为52481户,占应确权农户比例为44.63%;全市已颁发证书41309本,颁证率为35.13%,顺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及江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6月底前颁证率超过30%的任务目标。 (二)健全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我市亚星官网
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试点先行、技术开发、建章立制和人员培训等手段,逐步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基本建成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村全面设立农村产权管理服务站点,实现互联互通。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引导他们支持配合并主动投身到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应用等工作中来,为稳步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我市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推进村改居“政经分开”改革。截至2017年7月,江门市”政经分开“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尚未印发,除鹤山市计划开展试点工作之外,其它市区尚未开展该项工作,待江门印发实施方案后,我市将迅速制定本市区村改居社区“政经分开”改革实施方案,力争所有村改居社区2017年全面推开“政经五分开”,2018年基本完成“ 政经五分开”,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公共财政承接社区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开支。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