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城镇始终紧扣“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主线,紧盯新时代基层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夯实民心基础为切入点,通过数字赋能、流程再造、服务下沉等举措,着力打造“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党群服务中心,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和能力。 一、聚焦“减负担”,打造高效政务新高地 一是打造智慧服务矩阵。统筹专项资金配置“视频办”终端设备 14 套(含计算机、摄像头、耳麦),实现镇、村两级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构建“视频办”“一对一”线上全流程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问题。充分发挥“粤系列”、“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和“侨都之窗”等线上服务功能,推动电子证照应用率提升至80%,“好差评”系统群众满意率保持100%。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深化“一门、一窗、一次”集成服务模式,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改革目标,实现办理时限提速50%。 二是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推行“双线审批”机制,建成“1+13”镇村联动体系,通过“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路”,共67项高频政务服务办理不出村。推出“上门办”特色服务,主动将综合窗口延伸到户、到社区、到医院,帮助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完成办证需求,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二、聚焦“强功能”,构建就业创业支撑链 一是搭建精准就业平台。开展重点企业用工摸排调研,紧扣人才需求与用工难点,推动拓岗精准对接;联合市人社局、苍城商会举办招聘会4场,覆盖重点企业超20家,入场求职者达20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超650人;创新“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档案,协同亚星
开放大学、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校企对接活动4次,输送技能人才超100人。2023年以来,实现新增就业156人,失业再就业118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100%。 二是深化职业技能培训。紧扣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两条主线,构建“政府主导+校企联动”就业培训平台,累计开展烹饪、家政服务、冬瓜种植、质量管理(TQM)等实用技能培训7期,惠及群众260人次。持续推进江门技术职业学院与广东皇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学徒制项目,组织超200名员工围绕热转移防护膜涂布工及制胶工技能开展线上培训,首期培训预计于2025年10月结业。 三是强化劳动权益保障。全面开展用人单位及在建工程项目用工检查工作,截至2025年2月,共对48家企业、9个在建项目实施规范用工指导及用工摸底调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完成企业信用评级76家;创新“三级调解”机制,累计处置信访案件67宗,涉及406人,劳资纠纷调解成功率81%,劳资纠纷办结率及隐患排查完成率保持100%,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聚焦“优服务”,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一是推进社保服务下沉。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20项医保经办服务镇村通办,累计完成养老保险资格认证11279人次,特殊群体上门服务37人次,社保服务满意率测评达98.5%;推出门诊特定病种补助56项,办理住院报销196例,门诊定点445例,异地就医登记服务156人次。 二是实施就业帮扶工程。建立重点群体就业“一人一档”跟踪服务台账,动态掌握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离校安排等,以定向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全链条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2023年以来推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共计74人。聚焦退养生猪户再就业问题,对11户生猪养殖退养户开展就业帮扶,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匹配等服务。 下一步,苍城镇将继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打造新时代党群服务示范标杆为目标,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内容,切实做到群众有需求、党群有回应、问题有解决。
相关附件: